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1的文章

人生變得多采多姿 禪的簡單整理技巧

圖片
  【人生變得多采多姿 禪的簡單整理技巧】 #好書推薦 繼《放手吧,沒關係的》之後,再與朋友分享枡野俊明的【人生變得多采多姿 禪的簡單整理技巧】。 本書核心在傳達如何打掃,整理無謂之物,讓自己過簡單生活的方法,接納禪的想法,過著心靈豐足的生活。 活在現代的我們,為了過內心豐足的生活,能做些什麼呢?那就是捨卻不必要之物,讓一切變得無限簡單。 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累積了許多無謂之物,只要徹底加以捨卻,便能不役於物,臻至「無心」之境。 作者建議,從自己辦得到的地方開始:請先從打掃做起。書中一再強調,想要每天過得豐足,再也沒有比打掃更適合的方法了。 實際做過之後,或許猛然回神,苦惱的事已找到了答案,而且不光內心,就連經濟也變得豐足。 書中有許多實用的執行技巧與心靈雞湯: →打掃是要「擦亮內心」。 →用簡單的打掃用具便綽綽有餘。 →若能徹底執行「每次都歸位」,就不會凌亂。 →只要設定「丟棄的標 基準」,就能毫不遲疑展開作業。 →從「這個也要,那個也要」的欲望中跳脫。 →持續打掃的秘訣就是找出適合自己的風格。 →以平淡的心情去做自己現在能做的事,這就是禪的精神。 →最重要的不是暫時將房間整理乾淨,並以此滿足,而是「持之以恆」。 在經歷以失敗告終的第一次斷捨離後,從書中獲益良多。先設定單一項目,完成書籍雜誌的初步整理。讓執念去它該去的地方,讓書去在它該到的人家。 雖然書櫃家中還是很多書,但那是先生的書,謹記斷捨離原則:「絕不動別人的東西」。 [書籍資訊] (日文) 人生が豊かになる 禅、シンプル片づけ術 (中文) 人生變得多采多姿 禪的簡單整理技巧 作者:枡野俊明 譯者: 高詹燦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26

放手吧,沒關係的

圖片
  【放手吧,沒關係的 】 【放手吧,沒關係的 】 #好書推薦 本書作者是一位日本禪僧、枯山水庭園計師家及大學教授,體察現代人的焦躁不安和困頓痛苦,而寫了這本禪如何應用在日常生活的書。 捨棄多餘,做到極簡,這便是禪的美學。 不只是物質上的冗贅和多餘是如此,連同憤怒、不安等「負面情緒」的執著心都是必須捨棄的贅物。藉由過著更簡單而從容的生活,人生將如釋重負而加倍輕鬆喜樂。 作者對於實踐極簡生活的洞見是:「極簡生活並非將物品全扔掉,而是在資訊、購物、人際關係等等一切都傾向過剩的時代 ,把握住自己,不隨人起舞,洞悉「對現在的自己而言,真正要緊的是什麼」,忠於自己的本心而活。」 然而,忠於自己的本心,斷除多餘的事物可並不容易!這需要動機、持續力和改革的勇氣。 作者從不同的主題帶領讀者走進一個每天都可活出自己本心的微改革之旅,可說是一本實踐極簡生活的手冊,只要將書中的內容與自身連結動手實行,就會有收穫。 作者的「要做什麼、不做什麼」「留下什麼、捨棄什麼」的「減法思考」,在我的極簡生活裡,潛移默化,留下很深的影響,餘韻十足。 願與團友一起練習放手,丟掉一切多餘,留下真正需要,讓人生更輕鬆美好。 [書籍資訊] 禅的生活ダイエット 放手吧,沒關係的。 作者:枡野俊明 譯者: 胡慧文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期:2016/03/21

我需要埔鹽順澤宮神帽嗎?

圖片
  【我需要埔鹽順澤宮神帽嗎?】 極簡的路上,斷捨離的過程,難免有失心瘋的時候。 我的第一次失控,發生在108年「埔鹽順澤宮」冠軍神帽在國內一夕爆紅期間。 關於這頂神帽的起源與掀起的排隊熱潮,複製兩則新聞連結: 順澤宮冠軍帽緣起: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910001461-260402?chdtv 排隊熱潮: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916504 在一帽難求時,因工作的機緣,我獲贈兩頂冠軍帽,真是如獲至寶。 當我興高采烈的帶著帽子回家給先生時,他卻淡淡的說:「我最愛的還是我那頂海軍陸戰隊“永遠忠誠”的帽子,這頂帽子我不需要。」 「這可是順澤宮的帽子,還蓋著廟方的官印,是貨真價實的冠軍帽內!」 「奇怪,老婆平常對名牌包都不多看一眼,怎麼對這頂帽子這麼有興趣?」先生問。 我說:「大家都說我戴起來很好看呀!」 先生又說:「你現在戴的愛迪達帽子也很好看啊!」 「可以輪流戴呀,有時候跑步流汗很容易濕掉,我可以替換呀!」我答。 「你不是說你奉行one in one out嗎?」 「可是,我真的『想要』這頂帽子嘛!」~~~~ 到這裡,我覺察到自己的心已因這頂帽子而起伏擾動,好不容易建立的一些極簡生活原則開始退守。 隔了一周,我戴上這頂帽子去參加花蓮太魯閣峽谷馬拉松,得到許多「注目禮」,當我興高采烈地在電話中跟先生分享帽子的「威力」時,先生一如往常淡定的說:「老婆不是一直說要低調嗎?怎麼突然變成用神帽來吸引別人的目光?」 頓時我啞口無言。 在北返的火車上,我試著與自己對話。 自己因工作時有媒體報導,怕同業眼紅而刻意低調,那只是在被鎂光燈聚焦時的矯情,是自欺欺人的做作,是言不由衷的壓抑,期待被吹捧的虛榮心一直都在,只是沒有顯露出來。 想到這裡,我笑了。 這頂冠軍帽確實很神奇,它是一面照妖鏡,照出潛藏的假意謙卑,讓我看見自己在欲望面前滿滿的執念卻無能為力的怯懦,它讓本我現形現跡,我該獻上感謝,而這帽子完成了它的使命,就該與它告別了。 後來,適逢母校系友會舉辦義賣活動,我把先生那頂全新的帽子捐出去;而我戴過的那頂帽子,正好爸爸的帽子破損,我就轉送給他。阿爸看到帽子開心的說:「這個好,巡田水、種菜時戴這個很舒適。」 帽子轉送給需要的父親,他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