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食──權威醫師的不肥胖營養處方
推薦閱讀 買回這本尼爾.柏納德《癮食──權威醫師的不肥胖營養處方》,發現與去年閱讀《健康瘦的 7 堂必修課──醫學證明,瘦很簡單》的內容幾乎雷同 ,只是 譯文方式略有不 同。 去年從圖書館借回《健康瘦的 7 堂必修課──醫學證明,瘦很簡單》這本書時,大大解開了陽光辣媽對自己酷愛吃精緻碳水化合物 ( 饅頭 、 吐司 、 刀削麵條 ) ,喜歡吃手工餅乾的疑惑,真的非常受用。 當時就很想與朋友分享這本書的核心觀念,希望大家也能因閱讀此書而受益。 我們都想吃得更健康,但什麼一再嘗試各種方法,卻都失敗? 書中醫學上的發現: ★巧克力會刺激大腦愉快情緒區的某種化學物質分泌,讓你離 不開它! ★起司等乳製品竟然含有微量的嗎啡? ★糖會增加胃口,讓你吃一口就停不下來! 人類大腦有一個體會快感、享受愉悅的中心,除了享樂,它還會讓你活下去──讓你在肚子餓時覺得吃飯很快樂,這是生命延續的奇蹟,只是巧克力、甜點、起司、漢堡、牛排這些食物太刺激,讓大腦太快樂,所以你會無法控制地吃,更糟的是,它們通常含有太多脂肪、膽固醇、調味和添加物,卻沒有我們真正需要的營養價值。 過去有段時間,陽光辣媽明明三餐已經吃飽,但就是喜歡在餐後隨手再吃 1 、 2 片手工餅乾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當時並不知道為什麼,直到看到這個章節時豁然開朗,因此陽光辣媽就優先分享這個段落。 食物的渴望也有其循環,有些 24 小時出現一次,而這通常發生在夜晚;有些會在每個月的荷爾蒙循環時來臨,特別是巧克力;有些則是隨著每年的季節循環。掙脫這些模式的關鍵可能會讓你很訝異,意志力基本上無足輕重,但時機和生物特性就很重要了,一開始先來看看每天暴飲暴食的情況。 掙脫每日循環 很多人會陷入同樣的模式中,晚上是最常見的大吃時間。或許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你身上 : 回到家吃過適量的晚餐後,又想來點甜食。再晚一點,其他點心也輪流在你腦海跳舞,但你其實很清楚,自己並不真的需要這些東西。然後,隔天同樣的事會再度重演,日復一日。最後你開始每天都「計畫」要大吃大喝,這是可預見的結果。 造成這些習慣的並不是飢餓,而是「時間」跟環境造成的。放大來看,養成這些習慣,就像走進電影院就會想吃爆米花,或者就和清晨會讓你想喝杯柳橙汁的情況一樣。 ...